刘伯温为何说兔年,行善者可保,作恶者难逃?这几点一定要牢记
发布时间:2025-04-15 13:09 浏览:164次
“
三分天下诸葛亮,一统江山刘伯温
”,我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。因为在一些野史或者民间传说,以及文学作品中,这两位都被描写成出神入化的高人,他们能掐会算、料事如神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;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。
尤其是四大名著之一的
《三国演义》
,诸葛亮更是无所不能,唯一的瑕疵就是没有帮助刘备一统汉室江山,而且还把原因归咎于刘禅的无能和昏庸。刘伯温与诸葛亮最大的不同,或者说他的成功之处,就是辅佐朱元璋问鼎天下。
但是我们客观的说,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像演义中那样神乎其神,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,但未必是优秀的军事家。刘伯温亦然,他的确在朱元璋统一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,但是绝没有明朝开国六公的功劳大,否则也不会只得到一个伯爵。
展开剩余82%实际上刘伯温最大的长处,就是他长远独到的眼光,以及对当时那个世界的准确认知。尤其是他所做的
《烧饼歌》
,所谓的烧饼歌有许多传说,据说是有一天早上朱元璋吃了一口烧饼,这时刘伯温正好进宫求见。
朱元璋知道刘伯温能掐会算,就故意把烧饼放在碗下让刘伯温猜,谁知刘伯温说了这样一句话:“
半似日兮半似月,曾被金龙咬一口!
”前一句正好是被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烧饼,后一句的金龙就是指朱元璋。
之后君臣二人便一问一答,著名的烧饼歌就此诞生。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烧饼歌里面的内容,竟然对明朝后世的发展作出过准确的判断。
比如万子万孙是指明朝的气数止于万历;比如除非燕子飞入京,一院江山永乐平,预示燕王朱棣要坐江山;再比如木下一了头,目上一刀一戊丁,这句话明显是指李自成,并且预示明朝灭亡与李自成有关。
在上世纪三十年代,陕西太白山发现刘伯温的
《救劫碑文》
,又让我们对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。碑文中有这样一段话:
行善者可保,作恶者难逃
。据说这句话是在预言兔年,那么他刘伯温为什么要这样说呢?这几个原因一定要牢记,而且说出真相,你未必会相信。
天有眼,地有眼,人人都有一双眼
天也翻,地也翻,逍遥自在乐无边
贫者一万留一千,富者一万留二三
贫富若不回心转,看看死期在眼前
平地无有五谷种,谨防四野绝人烟
若问瘟疫何时现,但看九冬十月间
这是碑文的第一段,第一句话大概就是在说世间万物都有感应,如果人们只知道逍遥享乐,随意破坏环境,那么灾难就会在眼前。
这几句话的关键在贫者一万留一千,富者一万留二三。因为贫穷的人经常劳动,富贵的人则只想到享乐,贫者的抵抗力肯定要强于富者,面对灾难时贫者的生命力就会更顽强。那么这些灾难究竟是什么呢?
世上有人行大善,遭了此劫不上算,
还有十愁在眼前:
一愁天下乱纷纷,二愁东西饿死人
三愁湖广遭大难,四愁各省起狼烟
五愁人民不安然,六愁九冬十月间
七愁有饭无人食,八愁有人无衣穿
九愁尸体无人捡,十愁难过鼠兔辰蛇年
碑文中的十愁就是人间的灾祸,古时候战争频繁,每次遇到战乱之年,那么遭殃的一定都是老百姓。如果再遇到君王不作为,横征暴敛,百姓自然也是缺衣少粮,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最后一句还特别的提醒,十愁之灾经常会发生在鼠年、兔年和蛇年。
七人一路走,引诱进了口
三点加一勾,八王二十口
人人喜笑,个个平安
人人可观,个个可传
有人印送,勿取金钱
行善者可保,作恶者难逃
这是救劫碑文的最后一段,也是疑问最多的一段话,前两句分别就是两个字谜,“
七人一走路,引诱进了口”,连起来其实就是一个繁体字“眞”;“三点加一勾”是个“心”字;“八王二十口”正好是一个“善”字。
如此一来,我们再去理解这句话大概就不算难了,世上的每一个人如果拥有“真诚、爱心和善良”,那就会人人喜笑,个个平安。所以刘伯温告诉我们,在大灾大难面前,行善者可保,作恶者难逃。
其实最大的疑问还是《烧饼歌》和《救劫碑文》究竟是不是刘伯温所作。因为时间太过于久远,再加上巧合,以及后世之人的过度解读,未必不是有人假借刘伯温之后阐述自己的观点。但无论如何并不妨碍我们借此研究当时的历史和文化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